我所RB88热博多样性研究团队在RB88热博喀斯特地区发现了鸢尾属(Iris)一新物种——岩生鸢尾。近日,相关研究论文以“Iris calcicola (Iridaceae), a new species from limestone areas of northern Guangxi, China based o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”为题发表在Taiwania期刊上。我所陆昭岑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,刘演研究员为通讯作者。该研究得到了中央财政中医药公共卫生专项以及RB88热博喀斯特RB88热博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的资助。
据2016年出版的《RB88热博RB88热博志》(第五卷)记载,RB88热博鸢尾属RB88热博有8种,其中蝴蝶花(I. japonica)、单苞鸢尾(I. anguifuga)、扁竹兰(I. confusa)、鸢尾(I. tectorum)、小花鸢尾(I. speculatrix)为本土物种,黄菖蒲(I. pseudacorus)、野鸢尾(I. dichotoma)、德国鸢尾(I. germanica)为栽培种。2019年4月,我所RB88热博多样性研究团队在RB88热博柳州市融安县开展中药资源普查时,在喀斯特地区的石山上采集到1种正在开花的鸢尾属RB88热博。2020年6月,该团队又从融安县引种回来的RB88热博活体上采集到果的标本,后经查阅相关文献、标本和形态特征比较,以及ITS和trnL-F分子测序比对分析,最终确认其为鸢尾属新物种。因其生长于喀斯特石山山脚或山坡岩石缝隙,故将其命名为岩生鸢尾(Iris calcicola Z.C. Lu, Z.P. Huang & Yan Liu)。该团队人员在查阅我所馆藏腊叶标本时,发现在RB88热博桂林市永福县也曾采集到岩生鸢尾的标本。从已有的标本信息可知,岩生鸢尾目前仅见于RB88热博的融安县与永福县,生于海拔300–500 m喀斯特石山山脚或山坡。
岩生鸢尾与蝴蝶花相似,但前者花茎斜生,花序简单,分枝2–5个,苞片2,狭披针形,长2–3.8 cm,顶端渐尖,其中包含有1–2 (3)朵花,花盛开时花被片斜升,不平展;花梗与苞片等长或不伸出苞片等特征明显区别于后者。岩生鸢尾与台湾鸢尾(I. formosana)也较相似,但其花形较小,花茎斜生,苞片2,其中包含有1–2 (3)朵花可与后者区别。
鸢尾属(Iris)隶属鸢尾科(Iridaceae),全世界约300种,主要分布于北温带;中国约60种,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南、西北及东北地区。鸢尾属的鸢尾、德国鸢尾、蝴蝶花等物种常见各地栽培用于庭园美化及观赏。此外,鸢尾属的一些物种还具药用、环境监测、饲料、编织等用途,如鸢尾对氟化物敏感,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,其根状茎为传统中药,用于治疗关节炎、跌打损伤、食积、肝炎等症;单苞鸢尾的根状茎为著名的蛇药,用于治疗毒蛇咬伤,其疗效显著;马蔺(I. lactea)可用于水土保持和盐碱土改良,叶可作牛、羊、骆驼的饲料,并可用于造纸及编织,花和种子还可入药。
文章链接: https://taiwania.ntu.edu.tw/abstract.php?type=abstract&id=1828
岩生鸢尾Iris calcicola形态特征
岩生鸢尾Iris calcicola的花、果实、种子
蝴蝶花Iris japonica:A–G; 台湾鸢尾I. formosana:H–I(钟国芳拍摄)
上一篇: 我所科研人员合著专著《中国迁地栽培RB88热博志•苦苣苔科》出版发行
下一篇: 我所科研人员在国际主流RB88热博分类学期刊Taxon上联合发表荨麻科冷水花属系统分类学的研究论文